土木工程学院举办“砼筑未来”系列讲座第83场

发布时间:2025-03-17 16:18:30  作者:土木工程学院   浏览次数:10

  本网讯(记者 肖栋梁)3月12日下午,土木工程学院“砼筑未来”学术系列讲座第83场在A5-101举办。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市场总监李永刚以“端到端、高质量、高效率的科创生态体系建设方案”为题,为学院2022级土木工程及智能建造专业、2024级专升本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深度分享。讲座由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苑苗苗主持。

  讲座现场(王超 摄)

  讲座中,李永刚结合全球经济格局,深入剖析了“中等收入陷阱”对中国发展的挑战。他以巴西、委内瑞拉等国的经济停滞为例,对比日本通过机器人技术突破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经验,指出“科技创新是跨越发展鸿沟的核心路径”。在讨论中国现状时,他特别提到广东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,并呼吁学生关注大湾区产业链的软硬件协同优势,抓住“跨专业合作”与“互联网赋能”的产业升级机遇。

  李永刚以“大疆无人机”的创业历程为案例,生动阐释了反叛精神与目标导向学习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。他提到大疆创始人汪滔在高校实验室中突破技术壁垒的故事,并反思当前高等教育的痛点。他建议“高校搭建实体平台,与企业联合孵化创新项目”,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创活动,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  在谈及智能建造的未来时,李永刚分享了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的实践经验,包括智慧靠尺、钢筋绑扎机器人、道路划线机器人、瓷砖铺贴机器人等项目的商业化探索。他特别强调“跨界合作”的重要性:“建筑、互联网的交叉领域,正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蓝海。”通过展示三维建模、建筑物智能监测等案例,他呼吁学生打破专业壁垒,关注可持续发展,在“端到端”的科创生态中寻找个人发展方向。

  讲座互动环节(肖栋梁摄)

  讲座互动环节,学生围绕“创业方向选择”“智能建造就业前景”等话题踊跃提问。李永刚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建议,如通过数字化工具解决施工效率痛点、“跨界即机遇”;鼓励学生融合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知识,成为“技术+管理”复合型人才。“今天的讲座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传统土木与智能科技融合的大门”,2024级土木工程专升本学生林家璇表示。会后,学生意犹未尽,与李永刚智能建造研发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  学生会后与李永刚团队探讨(肖栋梁 摄)

  本次讲座是土木工程学院深化产教融合、对接行业前沿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引入产业界顶尖专家,搭建学术与实务对话的平台,助力学子在智能建造浪潮中勇立潮头。

  据悉,讲座专家李永刚在担任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市场总监前,曾在传统房地产行业从事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工作20多年,累计主导交付住宅、商场、场馆等30余万平方米。曾从事建筑技术研究,涉及装配式建筑、建筑新型材料、零碳建筑、服务机器人等建筑相关领域,参与了国家“十三五”课题2项。下一步,土木工程学院将与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在课程共建、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,共同探索挖掘智能建造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  文字录入:杨文娟 土木工程学院